郭永壽清晰地記得2010年12月的一段往事。他原來工作的一家百貨商店,由于拆遷改造而引發產權歸屬案。商店的17名員工聞訊后,紛紛找到他反映他們艱難的處境與內心的憂慮,基至情緒激動淚流滿面。
就這樣,郭永壽將他們的難處以訴狀的形式,遞交至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日子里,他站在莊嚴的法庭上慷慨陳詞。之前有人曾經告訴他,千萬不要打官司,有什么委屈就上北山上獨自放聲大哭一場吧,衙門是不會為咱老百姓討公道的。然而,那是黑暗的舊社會,而今是人民的法院,是為咱老百姓做主的地方。他飽含深情的答辯,使審理案件女法官大為動情,并表示一定會公正、公平審理你們的訴求的。
案件已于2012年12月,由市中級人民法院做了公正的終審裁決,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好久,而今仔細回想彼時彼景,使他感概萬千。他深切地感到,是民建組織、是政協委員的身份,給了他信心、勇氣與力量,才使他能夠為他的職工奔走、呼號吶喊,使他們能夠解除后顧之憂而安度晚年;也使他面對社會的不公及邪惡勢力,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勇敢地去搏擊與抗爭,敢于為百姓的切身利益鼓與呼。
正如上海廣播電視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所言:“面對黑暗與邪惡要敢于生氣,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生氣的人多了,我們的社會就有救了!
很多會員都清晰的記得,郭永壽副主委參加支部活動時總是滿懷感情的向會員講起民建創始人之一的孫起孟前輩“燭亮一盞,光灑一片”的高尚情操和成思危主席“責在人前,利在人后”的政治情懷。郭永壽常說,致力于促進發展是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優良傳統的重要體現,也是參政黨的重要政治責任。做為民建創始人之一的起孟老一生為民建事業嘔心瀝血、不懈探索,他心系祖國富強,積極參政議政,82歲高齡還深入企業調研。他熱愛學習、治學嚴謹,耄耋之年還筆耕不輟,久病在床還堅持研究,以百歲老人的身體力行詮釋了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的真諦,民建的先賢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郭永壽始終以孫起孟同志為榜樣,堅持“自覺、自主、自為”的原則,積極參政為民,在“干事創業”中鑄就品格,身體力行,牢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參政黨作用;為推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事業的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回首逝去的每一個日子,從民建的一名普通會員,一步步成長為民建兼職副主委、省人大代表、西寧市政協委員、西寧市工商聯常委……郭永壽之所以能夠得到廣大會員的信任與支持,得到領導的認可與贊賞,是他的誠實、誠懇與誠信感動了大家,是他的誠心、愛心與熱心浸潤了大家。